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再一次发生了反转。据央视新闻4月12日消息,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文件显示,这些产品被排除在政府对贸易伙伴实施的所谓“对等关税”之外。文件显示,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对此,4月13日,商务部就美方豁免部分产品“对等关税”答记者问时指出:这是继美方4月10日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以来,对相关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调整。应该说,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自4月2日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后,政策又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开始调整。据央视新闻消息,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的观点称,这标志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180度大转弯”。该措施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国消费者面临的涨价压力,同时有利于包括苹果公司和三星电子公司在内的电子巨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陈建伟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此次美方暂停部分产品“对等关税”是其权衡国内经济与全球供应链依赖的战略调整。 此举旨在降低美国消费者成本,避免关键技术产品价格大幅上涨,显示美国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
苹果依赖中国供应链
在特朗普宣布几乎对所有国家征收对等关税后,苹果股价在四个交易日内累计下跌23%,总市值蒸发约7731亿美元。苹果作为美国科技企业巨头之一,其正常运转依赖全球供应链之间的协同配合。
根据苹果2024年供应链名录,其187家供应商中,仅有17%位于美国,位于中国大陆(含香港、澳门)及中国台湾的供应商合计占比高达44%。苹果公司必须要思考的是,在新的关税政策下,是自行消化关税成本,还是涨价将其转嫁给消费者。按照央视新闻援引外媒报道,若将成本完全转移至消费者,苹果手机价格预计会增长30%-40%,若提高产品价格,公司每股盈利将会下降15%。
正如金融分析师侯赛因·库贝西的观点,此次政策的调整意味着美国政府在关税政策上态度的转变,美国需要顾及科技巨头苹果的处境。截至当地时间4月11日收盘,苹果收报198.15美元/股,上涨4.06%,总市值2.98万亿美元,超过英伟达和微软。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华德榜创始人宋向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美国经济对中国的供应链存在一定程度的依赖,尤其在芯片、笔记本、智能手机等产品的生产上中国具有显著优势,美国若对这些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将导致国内相关产品价格上涨,增加消费者负担,同时也会对美国国内依赖这些进口产品的产业造成冲击,影响其经济利益。
尽管此前苹果开始在印度和越南建厂,试图扩展产业链,但这并不能取代中国供应链的位置。据媒体报道,印度工厂良品率比中国低5%-8%,供应链配套率不足30%,同时印度和越南也被此次特朗普政府的关税风波波及。
尽管中美关系正处在巨大不确定的情况下,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却一直加强与中国市场的联系。据中国商务部消息,库克在北京表示,苹果公司在华发展是两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的典范,将持续加大在华供应链、研发、社会公益等领域的投入,支持中国高质量发展。工商界是两国沟通的天然桥梁,苹果公司愿为中美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苹果公司曾设法使美国免于对苹果进口自中国的部分商品加征关税。据Canalys(现已并入Omdia)研究经理刘艺璇介绍,苹果在美国出货手机生产地的70%以上为中国,尤其是Pro版机型,小部分来自印度,主要是基础版机型。
据苹果2024年第四季度财报,在苹果五大主要市场,美洲地区营收526.48亿美元,高于上年同期504.3亿美元;大中华区排名第三,收入185.13亿美元。
在宋向清看来,如果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苹果及其果链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增加。原材料进口成本、零部件采购成本以及产品运输成本等都可能受到影响,将大大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同时,苹果及果链企业的市场竞争压力将增大,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其他竞争对手可能利用关税政策的变化来调整战略。
价格承压下的选择
此次豁免对等关税的清单中还包含了半导体制造设备、通信设备、存储设备、半导体器件与集成电路等。
通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通信设备、半导体器件和部分电子产品是美国必需的商品,但自身生产能力较弱,短时间也绝无建厂制造可能,在全世界也找不到替代品,如果加征关税,只能是美国消费者和采购商承担。因此,自我赦免就成了必然选择。
实际上,我国集成电路、半导体器件、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等半导体产品对美出口的总计金额并不大。此前,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就指出,2024年我国半导体产品对美国出口合计231.41亿元,占我国半导体产品出口总金额(1.5万亿元)的不足2%。朱晶分析,相对而言,美国关税政策对我国半导体设备等供应链端的影响微乎其微。
除此之外,此前国内多家芯片上市公司如澜起科技、泰凌微、龙芯中科、长光华芯等,对外回应时也多表示“对等关税”对公司直接影响较小。如澜起科技回应媒体称,2024年公司在美国交付的产品营收占比小于1%,此次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对公司的直接影响很小;泰凌微回应称,公司芯片产品中直接销售出口到美国本土的占比不到1%,对公司业绩直接影响极小。
而美国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亚洲供应链。环球通信分析师马波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台积电、三星等非美企业在华晶圆厂的产能对美国企业至关重要。而豁免关税才能缓解美国科技企业因供应链中断或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避免终端产品(如电脑、智能手机)价格大幅上涨。
不过,马波也指出,当前国内手机、PC、服务器等核心领域的高端芯片仍严重依赖进口,“高端芯片自主可控”已成为中国科技产业安全的核心命题,需以底线思维应对美国潜在的技术封锁升级,加速补足短板、构建备胎体系。
马继华表示,对于半导体等产业来说,立足于自力更生,突破关键技术,构筑内部完整产业链和供应链,既要坚持对外合作共赢,也要紧紧把握关键环节和技术的生产制造本土化和不可替代性,这样才能抵御风险。
近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在发布的《关于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中指出,根据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请在申报时准备好PO证明材料,以备海关核查。该协会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
该认定规则并非日前发布的新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有关人士回复媒体称,中国长期以来作为集成电路的进口国,坚持零关税,为全球半导体产业可持续化发展和创新贡献巨大。但随着目前全球化贸易体系被单方面打破,这次推文是通过了解我国政府早已明确的相关规定,帮助行业统一认识,依规开展业务。
美国的战略焦虑
就在特朗普政府“朝令夕改”之时,据玉渊谭天4月13日消息,这几天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正在密集与各方沟通,中方正在和更多国家共同应对美滥施关税,接下来,中方还会同更多国家一道,就应对美加征所谓“对等”关税进行沟通,加强合作。
据央视新闻,特朗普近期的表态反复,从共和党内部分裂到商界领袖公开反目,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略正陷入多重困局。分析指出,这种“政策试探”不仅暴露了白宫缺乏系统性规划,更折射出美国在单边主义道路上的战略焦虑——以关税为武器的“豪赌”正在反噬自身,而全球市场或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
以4月12日新政中提及的智能手机产品为例,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在接受贝壳财经记者采访时指出,苹果作为全球供应链最复杂的科技巨头,其90%的iPhone仍依赖中国组装,3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本土以外的亚洲供应商。
“中美关税冲击正在重塑全球电子制造业格局,中国供应链的韧性在危机中凸显,在关税压力下,富士康仍在郑州投资10亿元扩建产能,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电子产业链,70%的 iPhone零部件可在2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反观美国,其‘再工业化’政策陷入两难:若强行要求苹果回流,将导致 iPhone 价格暴涨,损害消费者利益;若放任供应链外迁,则违背‘制造业回流’的政治承诺”。洪涛分析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包括立讯精密、蓝思科技在内的部分“果链”企业均表示此次对等关税对企业直接影响较小,在政策多变期,企业也将随时保持关注和评估。4月10日晚间,歌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歌尔集团函告,其累计增持金额约10亿元,已达增持计划的上限,为市场注入信心。
4月10日早间,立讯精密在最新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立讯精密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此外,一直以来,按照常规贸易规则,所有硬件制造厂商都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不是硬件供应商需要考虑的。过往遇到关税问题,都没有出现客户让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
在宋向清看来,政府应帮助苹果及其果链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推动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和发展。通过与其他国家建立更紧密的贸易合作关系,降低贸易壁垒,为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稳定的国际贸易环境。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张晗 韦博雅 编辑 陈莉 校对 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