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PVC(聚氯乙烯)行业面临重重挑战,尤其是在市场环境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当前,PVC价格已经跌破5100元/吨,市场情绪持续恶化。此外,产能的大幅提升和需求端的不振使得PVC的价格一路下滑,为市场加大紧迫感。那么,当前的PVC市场到底处于怎样的局势?前期低点的支撑是否会被打破?我们将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随着国内商品市场整体回落,PVC也未能逃脱这一趋势。近期,PVC跌破了5100元的心理价位,并向前期低位逐渐逼近。我们在分析市场时,首先要关注基本面情况,包括供需关系及原材料成本的变化。
从基本面来看,PVC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是供应端压力持续,另一方面是需求端萎缩明显。节后库存高企,导致PVC价格承压;同时,成本端缺乏有效支撑,加剧了下行态势。
供需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高开工率和新产能扩张。尽管近期PVC开工率有所下降,但整体仍在80%左右,历史上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周度产量一度接近50万吨,成为历史同期的新高。
复盘过去的时光,尤其是自去年下半年以来,PVC开工率持续攀升。由于PVC与烧碱之间的利差尚可,许多企业未因亏损而缩减产能,反而在高利润的烧碱支撑下开工率保持高位。而新建装置的扩能计划在2025年有望释放出超过250万吨的新增产能,壮大供给体系的同时给市场带来巨大压力。
在PVC的需求结构中,房地产行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占比高达80%。然而近年来,房地产行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直接影响了对PVC的需求。尽管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刺激市场,但行业数据仍未见显著回升。新开工和销售数据未能有效改善PVC的需求端,造成乏力。
春节假期期间,大多数下游企业放假,导致PVC供需错配,库存水平大幅上涨,现阶段库存已突破130万吨,再次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当前,绝大多数PVC生产企业都是氯碱配套企业,尽管部分电石法PVC企业面临亏损,但氯碱综合利润依旧可观。自去年年底以来,烧碱价格因下游氧化铝生产投产预期而迅速上涨,现货价格一度冲破3000元/吨。现阶段,烧碱价格虽有所回落,但综合利润依然保持在300元/吨的水平。烧碱的高利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PVC的成本支撑,造成行业整体盈利水平的下滑。
近年来,中国PVC出口印度的数量不断增长,目前约占中国PVC总出口量的一半。 然而,印度方面逐步加强了对中国PVC的进口限制。2024年11月底,印度将提高对中国PVC的反倾销税,并有计划实行BIS认证,这将极大提高PVC的进口门槛。若该政策落地,将对PVC的未来出口造成实质性影响。
尽管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PVC的价格已处于近十年的底部区域,并且在中长期内仍存在估值修复的潜力。但是,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以及需求端缺乏实质性改善的背景,使得PVC短期内的上涨动力不足。我们也许很难看到需求的显著回暖。
不过,在短期之内,随着PVC即将进入春检,开工率有望出现大幅下降,供应压力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烧碱价格回落后,综合利润缩减的情况下,成本支撑的作用亦可能凸显出来。
据此分析,PVC未来的下行空间或许有限,但仍需密切关注前期低点的支撑情况,市场能否守住这个关口将直接影响后续的走势。
总体而言,当前PVC市场的形势严峻,供需不平衡严重。然而,借助即将来临的春检,也许市场环境会有所改善。投资者及产业链有关人士需对此保持警惕,密切监测市场变化,以求在挑战中找到机遇。如何把握动态变化,将是未来的一大看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