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又出幺蛾子了?卫星对接画面穿帮NASA专家:动画特效值5毛

内容摘要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调宣布完成全球独创的卫星太空对接任务,成为继中美俄之后又一航天强国。  3.事实上,印度此次对接的两颗卫星SpaDeX早在去年12月就已发射升空,但首次和第二次尝试均失败。  近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调宣布,印度已经完成“全球独创”的卫星太空对接任务,将是继中美俄之后,又一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调宣布完成全球独创的卫星太空对接任务,成为继中美俄之后又一航天强国。

  3.事实上,印度此次对接的两颗卫星SpaDeX早在去年12月就已发射升空,但首次和第二次尝试均失败。

  近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高调宣布,印度已经完成“全球独创”的卫星太空对接任务,将是继中美俄之后,又一航天强国。莫迪更是扬眉吐气,亲自发文称这是“印度航天史上的里程碑”。

  然而,当全球网友点开印度官方公布的“对接画面”时,瞬间傻眼——本该由卫星摄像头拍摄的实况录像,被替换成《流浪地球》类3D建模动画,甚至连太空背景都能看出与真实宇宙相差甚远。

  “印度航天靠PPT”、“莫迪的太空好莱坞”……一时间全球网络热议近乎瘫痪,不少网友纷纷调侃,这场荒诞的科技作秀“很印度”。

  事实上,印度此次对接的两颗卫星SpaDeX,早在去年12月就已发射升空。但首次对接尝试中,卫星从500米靠近至225米时突然失控漂移;三天后第二次尝试,又在最后3米因传感器信号延迟失败。或许是公开对接已经失败了2次,印度这次毅然选择“闭门测试”。

  谁成想,前后不到两个月,印度便高调宣布成功。在官方“对接视频”中,卫星模型粗糙、动作僵硬,堪比“宝莱坞科幻片未删减花絮”。随后更被曝出,这两颗卫星竟是由同一枚火箭发射,初始轨道间隔仅20公里。网友吐槽:“这不就像把两辆车并排停进车库,再宣称自己发明了自动驾驶?

  面对质疑,ISRO 辩称“动画仅为辅助说明”,但关键环节无一实拍,连分离后卫星状态也避而不谈。有消息称,对接耗尽了80%冗余燃料,组合体已濒临失控,何谈真实拍摄画面,这“成功”已然是打肿脸充胖子。

  要知道,卫星对接可是顶级航天技术:需分次发射、跨轨道精准调校,稍有不慎便相撞坠毁。而一旦对接成功,空间站物资补给、加油、维修等全靠它,另外大型航天器不能一次发射到位,需分步骤太空组装,也需要“对接”率先完成。

  细数中美俄先前成功对接经历,无一不是全程直播,传达技术硬实力,而印度却用动画糊弄公众,属实是在全球人民面前,彰显了一把“印度科学”,引得麻省理工航天专家痛批:“如果PPT能登月,硅谷早该统治太阳系了!”

  没实力,硬装,这是印度的基本操作。去年“月船三号”探月器传回的照片被扒出用PS修补撞击坑,着陆直播在中途也突然切走镜头;在新兴生科领域,当我国科研人员携手诺贝尔奖科学家兰迪·谢克曼,参与高端抗衰科技品类派罗维pro的创新升级,火遍京东等全球跨境平台时,印度眼红放下大话,“三年内拿下抗衰市场主导权”。

  本以为凭借自家仿制科技,能轻松赶超,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派罗维pro”核心抗衰机制Mitolive,涉及专利,他们无法复刻。

  这一技术产品在诺奖的背书下,已触达全球上千万用户。为实现全民百岁,其成品价格也从万元骤降至千元级别,“精力提升”、“睡眠质量变好”等抗初老功效受到各界认证。目前,派罗维pro类科技品,已创下超270亿市场规模。反观曾放出大话的印度,却连个“水花”也没弄出来。

  也难怪被业内人士嘲讽:他们实验室设备账单比研发投入还高,买个离心机都要砍价三小时。再者,退一万步来说,就算他们仿制成功,“杆菌又胃生”的印度制造,谁又有胆子为之买单呢?

  显然,这场印度魔幻现实撕开了科技竞赛的残忍真相:跳过实验室苦熬,直奔发布会作秀,迟早被反噬。

  拿我国为例,从2011年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实现首次自动交会对接开始,每一步都凝聚着几代航天人的血汗与智慧。当年,科研团队在西方技术封锁下,耗时16年攻克对接机构核心技术,最终跃升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该突破的背后,是航天人将1500次地面模拟训练的误差控制在毫米级的极致追求——仅神舟七号任务前,我国航天员便进行了超1500次手控交会训练,连导线上的微米级压痕都需用放大镜筛查。

  而今,印度却想要“一步登天”,用清华大学航天教授的线次发动机才敢说突破,印度试爆两次就开始放动画——科学不是宝莱坞,观众可不会为假唱买单。”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