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车招手下车按铃,你习惯未?

内容摘要南沙19条公交线路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 近期,广州公交集团下属巴士集团番南片区进一步推广南沙1路等19条线路试运行公交“响应式停靠”的服务措施。这些公交线路不再“站站停”,有需要的乘客按铃下车。新快报记者近日就搭乘了一辆南沙1路公交体验

南沙19条公交线路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

近期,广州公交集团下属巴士集团番南片区进一步推广南沙1路等19条线路试运行公交“响应式停靠”的服务措施。这些公交线路不再“站站停”,有需要的乘客按铃下车。新快报记者近日就搭乘了一辆南沙1路公交体验“响应式停靠”服务。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彤

■摄影:新快报记者 毕志毅

记者体验

车头处有明显标志 站牌上也有标识

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的巴士与普通巴士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车头处放了一块印有“响应式停靠公交 下车请提前按铃”的牌子,十分显眼。此外,在公交站牌上这些线路也被贴上了“响应式停靠”的标识。

按照公交公司给的乘车指南,候车时乘客要在站牌确认线路信息,请勿远离站台,车辆进站时主动挥手。于是,记者随机选择搭乘了一辆试行“响应式停靠”服务的南沙1路公交车。

多数乘客不适应新规 运行效率仍有待提高

记者一上车就发现这辆车与普通公交车的区别,普通公交车会有2个按铃,而在这辆车上有7个按铃,红色的按钮镶嵌在橘色的卡座内,十分醒目和方便。

在提示音播放车辆即将靠站时,记者按下了呼叫按钮,由于力度较轻,铃声没有响。眼看马上要到站,记者又按了一次按钮,这次,清脆的铃声在车内回荡,车身最前方一块屏幕也出现了“stop”的红色字样。

在乘车过程中,记者注意到,多数乘客还没养成主动挥手的习惯。由于乘车和等车的人多,加上新服务刚试行不久,在一些站点,站台上的乘客没有挥手,车上的乘客也没有按铃,公交仍然到站停车。在有的站点虽无人按铃,有人等车但未挥手,司机仍然靠站停车,结果无人上车。若有更多市民熟悉新服务的话,今后该措施运行效率可能会更高。

声音

有市民点赞新服务节约时间:“有时候整条线路就几个人,没必要站站停”

市民对公交公司这项新服务怎么看?记者进行了随机访问。

市民利先生常乘坐南沙4路上下班,“响应式停靠”服务帮他节省了10分钟。“这10分钟对我挺重要的,就是迟到和不迟到的区别。”利先生说。

“我支持这种停靠方式。我每天从海力花园搭公交到横沥地铁站,然后转地铁上班。公交按铃停靠能帮我节省大概5分钟。”方先生说,“别小瞧了这5分钟。我要坐的18号线,间隔10-15分钟才发一次车,有了这5分钟,我就不怕迟到了。”

“记得南沙以前就施行过这种响应式公交,后来有一段时间施行站站停,现在再次推广按铃下车,我非常赞成。”在南沙生活多年的马先生告诉新快报记者,他住在金洲附近,平时坐南沙1路上下班。“高峰期人多肯定停。平峰期像下午2点多,有时候整条线路就几个人,站站停,感觉没什么必要。”

在这批次19条公交线路试运行“响应式停靠”通知出炉后,许多读者向新快报留言发表意见。有读者认为,这种服务不适合大范围推广。网友“acryan”认为,公交车作为公共普遍服务,要兼顾各个人群。要考虑到行动不便或者不认识路的人,或者是拿着一堆东西等不方便“响应”的情况。市民利先生也认为,“每个地方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不能一刀切。”

链接

番南片区56条公交线路执行“响应式停靠”服务

事实上,这19条线路并非广州首推“响应式停靠”。根据南沙区交通运输局统一部署和安排,南沙公交响应式停靠自2023年9月开始试点以来,分批次有序推广实施,收获了群众良好反响,至2025年3月28日,南沙公交基本实现响应式停靠全覆盖。

记者从广州公交集团下属巴士集团获悉,目前番南片区共56条公交线路执行“响应式停靠”服务,这些线路集中分布于南沙区,覆盖南沙湾、万顷沙、蕉门等区域,涵盖常规公交、支线及夜班线路,服务范围包括产业园区、居民区、学校及交通枢纽。

为什么要施行响应式停靠?公交方面表示,传统“逢站必停”模式耗时较长,导致资源浪费。部分线路客流特征潮汐性明显,通过减少无效停靠,节省市民乘车出行时间。试点响应式停靠后,通过减少非必要停靠,进站停车和开关车门频次减少,车辆能耗下降,部分线路平均单程运行时间明显缩短。

此外,根据南沙区交通运输局统一部署和安排,分批次有序推广实施。实施线路属于常规公交接驳线,客流特征潮汐性明显,通过减少无效停靠,提升运行效率。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