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 记者王彤 通讯员林荫报道 近日,广东省林业局正式公布第一批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名单,明确将广州云溪植物园等26家迁地保护机构纳入广东省植物迁地保护体系。记者了解到,26家迁地保护机构分为8家区域植物园、18家乡土植物园,包含植物园、树木园、扩繁和迁地保护研究中心、种质资源圃(库)等多种类型。
本次纳入植物迁地保护体系的区域植物园和乡土植物园,分属于林业、农业、城管和教育等不同部门管理,按照功能初步划分为植物园、树木园、种质园和示范园4种类型,将致力于推动植物保护研究、可持续利用、人才培养、自然教育和园林园艺等综合发展。如广州云溪植物园现建有1座自然教育馆、5大专类植物展示园、3条生态休闲步道,有1300余种乡土、珍稀植物在此茂盛生长,展示了从热带到亚热带不同气候类型的植物种类。
为持续强化植物迁地保护体系建设,今年3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区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和《广东省乡土植物园建设指引(试行)》,分别对区域植物园、乡土植物园的功能定位、园区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其中,区域植物园指承担区域重点保护、珍稀濒危、特有植物的迁地保护与科学研究任务,以及重要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备份、扩繁、回归、展示、可持续利用等任务而建设的植物迁地保护机构;而乡土植物园则是以植物资源收集、保护、推广、展示、科普宣教为主要功能的场所,收集对象包括但不限于乡土植物,是国家植物园和区域植物园的补充。
据广东省林业局透露,广东省现有本土野生高等植物达6658种,约占全国的1/6;截至2023年,全省已建有植物园、树木园、种质资源库、保护中心、展示园、示范园、示范基地等多种类型的植物迁地保护机构35个。广东省林业局明确,到2030年,全省将提升或者新建区域植物园8~15个、乡土植物园40~70个。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