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疯狂关税,特朗普咬了「苹果」一口

内容摘要来源:36氪时代风暴席卷苹果。文|李东阳封面来源|IC photo在特朗普导演的关税大戏中,苹果公司成了这场风暴中最戏剧化的“主角”,一边是市值雪崩,涨价情绪全球蔓延,一边又部分取消关税,把站在悬崖边的苹果拉了回来。博弈还未停,苹果倒是过足

来源:36氪

时代风暴席卷苹果。

文|李东阳

封面来源|IC photo

在特朗普导演的关税大戏中,苹果公司成了这场风暴中最戏剧化的“主角”,一边是市值雪崩,涨价情绪全球蔓延,一边又部分取消关税,把站在悬崖边的苹果拉了回来。

博弈还未停,苹果倒是过足了坐过山车的瘾。

投资者原本担心,五年前新冠疫情扰乱苹果供应链的场景会再次上演,但没想到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发布最新公告,将一系列产品排除在原先公布的对等关税之外,类别包括了通讯设备(智能手机)、计算机、半导体设备、集成电路器件等。

这意味着,在中国组装生产的iPhone以及其他半导体、集成电路等众多产品出口到美国都将会获得豁免。

就在苹果暂时松了口气之际,特朗普这位变脸艺术家又贡献出骚操作,当地时间4月13日,其在社交媒体表示,美政府并未宣布任何关税“豁免”,相关产品只是被转移到另一个关税类别。

荒诞、无厘头、混乱,都已经无法准确形容这些疯狂之举了。

“没人能搞清五天后的规则会是啥样”——一位民主党参议员吐槽特朗普的关税政策。

我想此时此刻库克的内心是崩溃的,牛夫人和小甜甜的无缝切换让人实在顶不住!

关税风暴下,苹果惊出一身冷汗

这或许是库克接手苹果13年以来遭遇的最大危机,有分析人士在帖子中写道。

有趣的是,在3月份库克还专门来到中国,约见相关官员、访问苹果在华合作伙伴和创新企业,同时拍着胸脯承诺:苹果将持续加大在华投入,企图重新找回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

但没想到,一出关税风暴差点让苹果栽在了自己人手中。

需要先明确一个概念,苹果虽然是美国龙头企业,但生产端是放在全球各地的,尤其在中国大陆产量占比超80%,本国并没有生产。

对美国而言,苹果产品是实打实的进口商品,如若加关税,销售成本势必会上涨,而这些是需要自己承担的。

所以从一开始,库克就如惊弓之鸟,为了规避关税大棒,自3月以来苹果公司共利用6架飞机从印度空运总计600吨iPhone,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库存,以保持价格稳定。

有网友调侃库克这是明晃晃的“黄牛行为”,但看到美国消费者恐慌性抢购iPhone或许就能理解了。

图源:微博@凤凰卫视

同样慌张的还有咱们国内的“黄牛们”,最近有传闻表示,各大黄牛都在扫货苹果产品,受关税影响新机回收价格连涨数日。

商家们每天实时更新iPhone回收价格,短短几日有的产品价格上升500元左右。

不过苹果官方和大经销商们并没有涨价动作,所以大概率是有人利用相关舆论炒作二手市场价格,这番操作在这里不是什么新鲜事。

随着苹果被剔除“对等关税”名单,国内市场的恐慌情绪估计会平静下来。

还有一个群体在这场风波中受伤很严重:投资者和果链。之前在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影响下,苹果公司股价连续多日下跌,失去“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立讯精密、蓝思科技、歌尔股份等主要果链股价均跌去20%左右。

市场普遍担忧美国关税的影响转嫁到全球消费者身上;苹果也可能对供应商施加价格压力,以转嫁部分关税的影响。

但现在随着新一轮政策落定,苹果和供应商们暂时松了口气,股价也开始重新上涨。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果链企业们早就在积极布局,寻找“下一个苹果”,意图化解对苹果的重依赖,这一次的影响大概率会加速这一进程。

对于苹果而言,安抚好供应伙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给自己留足逃生余地了。

特朗普,咬了苹果一口

站在特朗普的角度来看,掀起关税大战其中之一的目的是寻求制造业回流至美国。

但现实很赤裸,苹果的产品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中国企业更是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现阶段很难满足这一诉求。

咱们都很熟悉的富士康,自2010年落户郑州后就是iPhone的全球主力生产基地,员工数量旺季时接近30万人,给它寻找替代品是极其困难的。

有趣的是,前几日美国WSJ技术栏目还发表文章,题为《一台完全由美国制造的iPhone:是贵得离谱还是完全不可能?》

阐述的逻辑清晰明了:

首先,中国的电子零件制造技术历经了时间的检验,轻易无法复制,美国既没有这样的工厂,也没有大规模能组装iPhone的劳动力。

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是:打螺丝的人都招不够。

所以最后的结论很简单,在美国生产制造iPhone,犹如天方夜谭,至少现阶段可以肯定。

这笔账,特朗普不是算不明白,所以即便是把自己搞成全球的笑话,他也得火速对苹果等产品进行“对等关税”豁免。

现在最头疼的仍是苹果,一方面供应链并非完全听从自己掌控,其实苹果早就意识到了过度依赖中国产业链的压力,在2017年让印度、越南市场承接了iPhone、iPad、AirPods等产品的生产线。

但这些市场存在管理混乱、良品率低等问题,与中国产业链存在不小差距。

现在中国产业链承受着来自价格的压力,当然也会向苹果施压,如何安抚保持良性合作考验着苹果。

不得不说,苹果目前的境地真可谓是夹心饼干,库克已经尽可能的哄着特朗普政府了,后者刚上任,库克就与其会面并承诺未来4年在美投资5000亿美元建设AI服务器工厂,并提供2万个就业岗位。

只是摆出“我全都要”架势的特朗普,胃口很难满足。

即便如今苹果暂时逃脱了,但可别忘了特朗普任期还有四年,这位变脸艺术家能整出什么新活谁也说不准。

此情此景,让人想到了之前备受针对的华为,面对持续打压,最终用技术自主找到了出路,也让中国供应链正以“去美国化”实现逆袭。

因此唯一能确定的是,在这场混战中,能笑到最后的,绝不是那些依赖政治施舍的企业,而是手握核心技术的“硬核玩家”。

绊倒苹果的,不止是关税

即便暂时逃过了关税的重锤,但我想苹果仍旧笑不出来。

回看2024,可以说是苹果“水逆”的一年。

iPhone 16的发布如一颗石头,砸了一潭死水,激不起太大浪花,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走低,难以找到下一个杀手级卖点。

苹果砍掉了耗时十年、投入数亿美元的汽车项目,主动放弃新能源这个风口产业;苹果头显铩羽而归,仍旧没有找到下一次大事件。

如今各厂商都在推进的AI,苹果到底什么时候能在中国市场落地仍旧是个谜。

苹果的焦虑不可谓不严重,彭博社记者古尔曼在其《Power On》专栏中披露:苹果正在为iPhone 20周年纪念款做准备,这将是一次“真正的大改款”,一场堪比iPhone X级别的外观与体验重构。

要知道发布时间是在2027年,现在就开始预热,其实暴露出的是对当下的不自信。

还记得“三个苹果”的经典段子,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还有一个握在乔布斯手里。

这位伟大的天才发明家,用被上帝咬掉一口的苹果改变了世界。

我想现在的苹果无比怀念乔布斯,因为乔布斯留给苹果的遗产,需要自我革新了。

下半年的iPhone 17系列,无疑是苹果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据目前的渲染图来看,苹果在背部相机模组方面做出了改变,企图为自己“缺乏创新”寻找遮羞布。

图源:X平台@科技评论员Sonny Dickson

但从目前的市场情绪来看,这一举动并未激起太大声浪,毕竟如今屏幕、摄像头、电池几乎所有与智能手机相关的核心硬件,早已进入成熟期,光是后背改个款没有意思。

相反来看前段时间华为发布的Pura X,即便一开始饱受质疑,但起码敢于跳脱出传统手机设计思维,重新定义了移动终端的形态边界。

以往可是苹果在扮演引领行业这一角色,要知道科技行业向来恩怨分明,如果不能持续以创新之力满足消费者,换来了很可能是无情的抛弃。

所以说,现在绊倒苹果的,不止是关税。

往好的一面想,苹果的暂时“碰壁”或许是这艘巨轮调转航向的激浪,未来会怎样,还需拭目以待!

 
举报 收藏 打赏 评论 0
24小时热闻
今日推荐
浙ICP备2021030705号-9